师范类专业认证解释
原创2025/7/23大约 2 分钟约 539 字
提示
本页内容为 Mr.Hope 依据《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(暂行)》所做的相关解读。
什么是师范类专业认证?为何要进行认证?
师范类专业认证是国家为规范师范类专业建设、保障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而建立的评估体系。它通过分级认证的方式,从多个维度对高校的师范专业进行监督与衡量。
该认证以具体专业为单位,旨在精准评估其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。
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等级划分与别称
师范类专业认证共分为三个等级,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一级、二级和三级。
第一级(基础认证):表明专业办学基本达到了国家标准,满足了师范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。
第二级(合格认证):表明专业办学质量达到了国家合格标准,能够有效保障师范生的培养质量。
第三级(卓越认证):表明专业办学质量达到了国家卓越标准,在同类专业中居于领先水平,具有示范作用。
不同等级师范认证对应的政策优势
通过第二级认证专业的毕业生,在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时,可免于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面试。学生只需通过教师资格笔试统考,并完成校内规定的培养课程、实习实践以及校内自行组织的面试考核,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。
通过第三级认证专业的毕业生,在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时,可免于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笔试和面试。学生只需按照本专业的培养方案,完成所有教学课程与实习实践,并通过校内组织的笔试与面试考核,即可获得教师资格证书。